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为进一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河海大学于20097月在举办多年的水利类基地强化班的基础上成立大禹学院。作为荣誉学院,大禹学院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学院的发展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河海大学1995年成立的土木水利工程类综合改革试点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土木水利工程类综合改革试点班于2006年改成土木工程基地强化班、水利水电工程基地强化班,2008年改为水利土木类基地强化班并新增工程力学基地强化班。2009年河海大学正式成立大禹学院,原水利土木类基地强化班改为水利类(大禹强化班),2010年新增工程力学(大禹学院徐芝纶班),2021年新增电气类(大禹强化班)、计算机类(大禹强化班),2022年设立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专业。自2009年首届招生以来,已累计培养111494名学生。除少量学生选择就业外,攻读硕士学位、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和出国(境)留学的总人数达1117人,2023届升学率约90%


    

学院现有水利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程力学(徐芝纶班)、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四大培养类别。学院依托水利工程一流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实行本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集聚教学名师和精品课程,开展小班化研究型教学、导师制培养,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建立一批高水平的校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和实践教育基地,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开展国际化培养。采取自主招生、滚动淘汰及二次选拔的方式,打造本硕博贯通“一体”培养模式,创建了“二精”(精品化国家级师资与课程、精准化国家科研平台与国家重大(点)工程)教学资源,构筑了以“三全”(全覆盖、全程化、全方位)创新训练为抓手,以“四元”(理论教学、科考实践、多维交流、创新培养)协同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打造了“成杰出之材,报家国之育”的大禹品牌文化。多维度、多过程的培养模式造就了具有“厚实基础、躬行实践、全球视野、自主创新”的拔尖人才。



   

学院重视国际化交流,每年选拔优秀学生赴港澳、日本、美国等国内外知名大学交流访学,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制定国际化学习奖励办法和语言奖励政策等,为学生搭建国际化创新能力实践平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相关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学院与水利基层、科研院所等单位紧密联系,让大禹学子走出课堂,了解行业发展需求,在实践中探寻真知,在探索中反思现状。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水科学研究院、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密切合作,融合校内外资源,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2009年建院至今,大禹学院本科生创新能力训练覆盖率保持100%,学生累计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57项,其中国家级92项、省级49项、校级216项。学生累计1269人次获省级以上学科和科技竞赛奖励940项。申请专利267项。一大批学生荣获全国十佳未来水利之星、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国家奖学金、江苏省三好学生、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江苏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交出了亮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