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善”的本源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11-05-16浏览次数:438

追寻“善”的本源
                                             ――大禹1班班级班级讨论会
                                                                                   主持人:王辰鹏、李鹏
      前段时间,网上对陈光标连续3年在中国慈善排行榜中获奖却在今年未能上榜的事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由此,大家引发了新一轮对“善”的讨论。我们也是借此机会展开了这一次的班级讨论会。
      陈光标的行善方式,一直受人诟病。每一次他挥金如土地行善积德,都伴随着舆论“暴力慈善”讨论的汹涌波涛。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陈光标的发家史和慈善投入的实际情况也越来越清晰的呈现在公众面前。一些资金来源不明、数据不准确,部分捐款捐物的“空头支票”以及各种信息的不对称,还有陈本人在回答记者问题时的闪烁其词……虽然众人还在迷雾当中,但是舆论的焦点已经由对“中国首善”慈善方式的争论转到对首善身份的怀疑。
     “高调的暴力慈善,总比低调的吝啬好”。之前,舆论对于中国首善还是保持着敬意与宽容:中国总之还有人行善积德,方式特别一些也无可厚非。然而,当慈善除了表面作秀是真实的以外,其他都有可能是泡沫的新闻报道真的刺痛了大众对于中国慈善事业最美好的企盼。“在传统语境中,这极易引发人们对质疑者的反感,生怕摧毁了这个尚在起步行业的信誉。”诚信重要,还是信誉重要?原本意义上,信誉理所当然的包含着诚信。然而,由于在此语境下,诚信与信誉的主体不一致,而两者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不得不陷入一个纠结的状态。
      这时候,班级里的同学们之间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些人觉得,这个社会确实存在一些为富不仁,虚情假意的富人。他们打着慈善的口号,却在暗地里私吞这些捐款,着实非常卑鄙;但大部分人都觉得,陈光标既然是好心人办好事,就应该将媒体的质疑和监督当成自己行善专业化的一个契机。而对媒体而言,这同样是一个机会来反思是不是有比质疑动机更好的监督方式。因为聚焦在慈善动机上的争议,除了浪费社会资源之外,并不会对公益慈善事业有什么真正的帮助。放在这个宏观背景下,再来看陈光标最近被质疑的个案,你就不难发现,目前不少媒体质疑陈的动机,陈反过头来怀疑媒体的操守,两厢里互相比较谁的道德更高尚,这种与公益慈善完全无关的口水仗,是浪费了。
      秦晖先生曾经在文章中引用过一个“监狱寓言”:世界上最高尚的地方在哪里?――在监狱。牢门一关,那里的罪案发生率为零,而且所有的人都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地干活儿。如果对牧师的问题的回答是前者,那么肯定能够推出以上的荒唐结论:既然善行本身是最重要的,那么监狱中的犯人和奴隶的劳动无疑是最“善”的。但想必没有几个人会同意这个结论。
       这让我想起了“文革”前的学雷锋运动的:学生们挖空心思地想做哪些“无名”好事才会被别人发现,日记里该写哪些内容,是否应该把脏衣服藏起来以免别人“做好事”替自己洗了,甚至有个学生晚上睡觉时大喊“毛主席万岁”,以示自己做梦还不忘毛主席!这些“学雷锋”的举动是真善吗?显然不是,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是伪善。事实上,这些学雷锋的举动是为了争取一个较好的政治评价,为成为“接班人”铺路。
      那么到底,何为善?“善心”与“善行”,哪个更可贵,哪个更值得提倡?
      第一,真有善心者不可能毫无善行。所谓善心,本指行善之愿,因此我们很难想像一个人始终真诚抱有行善之愿却从未有行善之实。刘墉认为,善心者“常常是‘只求独善其身,不能兼善天下’的好人;也可能是‘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的乡愿”。但在我看来,独善其身者之所以未能兼善天下,恐怕更多的是因为其善心不够坚定,以至于当事人在私利与公益之间患得患失,踟蹰不前。反过来说,他们之所以能至少做到独善其身而不是同流合污,能够做到“牢缄口、暗点头”而不围观起哄、煽风点火,难道不正是那“半点善念”在起效么?这本身就是善行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二,无善心的善行并非真善行。在日常生活中,固然有过无心为善却偶成善果的事情,但这属于典型的“歪打正着”,不在当事人的思维控制范围之内。在价值评价层面上,一般也不认为此种意义上的“行善”就是真行善。一个较具代表性的例子是,纳粹德国曾在二战中大力研发导弹用于针对盟国的战略攻击,但德国战败后,其原有的导弹技术资料与相关人才储备却为人类的宇航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从结果上看,这无疑是施惠于全世界的。然而,我们并不会因此就否定纳粹德国研发导弹行为本身的罪恶。从这个意义上说,动机的不明、不纯,并不会因为其间接导致的效果是积极正面的,就完全改变对其行为本身的基本价值判断。
      第三,真善行背后不可能没有丝毫善心。在这个问题上,刘墉先生列举的论据很成问题。在他看来,一些人做慈善可能并不是为了行善,而是为了沽名钓誉,为了彰显自己有爱心、有财力,或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但要知道,“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不是一种追求善与美的表现吗?一个人能因行善而感到心平气顺,不正反过来说明他有善心吗?而所谓“彰显有爱心、有财力”,不正是渴望得到社会承认的表现吗?不正是人性的基本需求吗?不能随便就戴上“沽名钓誉”的帽子。
      由此看来,在“善心”与“善行”哪个是真善的讨论中,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不能混淆善良的本心与关于善心的口头宣告。嘴上言善者的确未必真会行善,这恰恰是因为他们缺乏真诚的善心,而不是因为善心本身不会导致善行。第二,不能混淆无意成善与有意行善。世上固然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事,但这只属于相当偶然的“无意成善”,根本无法予以事先的计划与引导。第三,不能过分要求“出于善心”与“仅仅出于善心”。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事人所做之事,只要动机中掺杂私念,就不算出自于善心。可世界上又有几件事情是被纯而又纯的动机所驱动的呢?公私兼济、人我双赢,难道就不是君子之所求吗?
      正是在以上三重混淆的基础上,一些人才会错误地认为善心与善行可以彼此独立自存,并由此提出二者孰轻孰重的问题。正如前面所论证的那样,真善心必然会导致某种善行,真善行背后也肯定会有某种善心,因此,对于二者的机械割裂不是科学和辩证的。事实上,倡导善心与倡导善行是真善的“一体两面”,对于善行的倡导实际上是以唤起民众的善心为前提的,而对于善心的倡导又必然要以实际的善行为结果。二者提法虽不同,却都是“本于心而践于行”。
      当然,这不是说有善心就一定能做成善事。有些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到各种各样 “好心办坏事”的现象。但应该认识到,好心之所以会办成坏事,往往是由于当事人无法全面洞察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客观环节。对于真正的善良者来说,他们的道德实践并不会因为这些错误而停滞,相反,对错误本身的愧疚与反思必然会指导他们展开新一轮的道德实践,将“好心办坏事”一步步变成“好心办好事”,将“善心”一步步落实为“善行”,进而达到真善的境界。